8月國際新知快報
※農業
趨勢|未來五年智慧灌溉對IoT裝置及手機整合的需求將大幅成長
全球智慧灌溉產業甫進入成長期,而物聯網 (IoT) 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出現將推動市場持續成長,未來五年針對農田IoT裝置的需求將持續增長,以便在勞力減少的情況下有效利用資源。隨著全球人口成長並關注永續發展,精準灌溉的需求越來越高。亞太地區對農業科技的投資持續增加,遠端感測技術及IoT裝置與智慧型手機整合,智慧灌溉產業將大幅成長。
原文連結:
資料來源:GlobeNewswire
趨勢|看好太陽能有助農作物抵抗極端氣候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於蘋果園建置太陽能
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 (Fraunhofer ISE) 獲萊茵蘭-伐爾茲邦政府環境部補助74萬歐元,將於阿爾魏勒縣的蘋果園建置太陽能系統,計畫為期4年。該計畫重點是藉由建置太陽能協助農作物抵抗極端氣候。該邦環境部長Ulrike Höfken指出,除了發電帶來的能源效益外,太陽能板有助農作物抵抗冰雹及過度日曬。類似計畫也可應用於雞舍等其他農地。該計畫運用新的知識、技術及相關人員與公民參與途徑,試圖解決太陽能系統與農業的用地衝突。
資料來源:PV TECH
※水資源
研究|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開發大型水文及水資源模型 精準評估未來水資源供需
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 (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) 開發出一套「社區水模型」(Community Water Model),可模擬全球和區域內水的流動、分配和管理,根據需水量和環境需求評估可用水量,其中包括未來需水量如何隨社經變化而改變,以及核算可用水量的方法,同時考量農業、民生用水、能源、工業和環境的需水量,綜合統整成一模型框架。該成果發表於《地球科學模型開發》(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) 期刊。
資料來源:SciTechDaily
案例 | 美國芝加哥曝於高洪水風險 當地擴展綠色基礎建設防洪
美國研究機構First Street Foundation提出全新模型,說明高達13%的芝加哥市民暴露在洪水風險之中,此數據遠高於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 (FEMA) 統計的0.3%,統計結果相當驚人。芝加哥規劃及發展部等數個組織組成了「芝加哥河流域保護協會」(Chicago River Watershed Council),目標是擴展流域的綠色基礎建設,並維護自然保育區以降低洪水風險。
原文連結:https://www.estormwater.com/flood-control/chicago-properties-have-large-percentage-flooding
資料來源:Storm Water Solutions
※氣候變遷
趨勢 | 加拿大再生農業透過培養健康的土壤對抗氣候變遷
加拿大再生農業 (regenerative farming) 計畫旨在培養健康土壤以去除大氣中的碳。土壤要肥沃必須富含有機物;當植物吸收陽光和二氧化碳,剩下的碳留在土壤中,微生物會將碳轉換為更複雜的形式因而不易分解。長年密集耕作、犁田都會大量減少土壤有機物含量,土壤結構分解而無法留住水分,也越來越貧瘠。農夫採用的方式包括每年輪作、種植覆土作物等;同時艾伯塔省也進行試驗計畫,透過衛星及地面監控計算各農場所儲存的碳。
資料來源:CBC
案例 | 氣候變遷加劇美國東南方颶風帶來的破壞
過去五年全球各地都出現強烈颶風,且海平面溫度持續上升。2017年颶風艾瑪席捲佛羅里達礁島群,是為大西洋有史以來最強的風暴,連續三天保持五級颶風的威力,風速更高達297公里。接著2018年的颶風麥可同樣重創美國東南方。海平面溫度上升使熱帶氣旋更容易形成颶風,且一般颶風更容易形成強烈颶風。
原文連結:
資料來源:South Florida
※林業
趨勢 | 混農林業不只對氣候友善 同時也能帶來龐大獲益
美國農業長期忽略樹木,研究認為關鍵在於收益不高。Propagate Ventures公司用軟體為農夫跑經濟分析報告,提供一般專案管理和投資人資金,並把種樹納入農業模型,克服資金問題就能克服混農林業最大的障礙。近幾年來,業界針對「再生」、「氣候友善」等事業的相關投資有著顯著成長,到了2025年大約會成長一倍,同時「再生農業」的相關投資也不斷成長。
資料來源:Ecosystem Marketplace
案例 | 巴西地方社區原始林計畫成功 證明森林認證效益
在巴西伐林率最高的省份,Tapajós National Forest中有18個社區在過去15年來參與了成功的原始林管理計畫。森林管理是社區主要的收入來源。2013年,這些社區取得了FSC認證;而如今社區的各項經認證的產品已行銷全球。
資料來源:Mongaby
圖片來源:CBC